top of page
logos (1) copy 2_edited.png

《藍旗中餐指南: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以人才為核心的中餐評價體系?》

  • 作家相片: 藍旗中餐指南™
    藍旗中餐指南™
  • 5月14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發布單位:LACCI 洛杉磯中餐學院

作者:藍旗文化研究室

the blue banner directory logo banner

一、什麼是「藍旗中餐指南」?

「藍旗中餐指南」(Blue Banner Directory)是全球第一個以中餐人才認證為核心的中餐餐廳榮譽評價體系。它由 LACCI 洛杉磯中餐學院策劃與推動,目標是從「誰做菜」的角度重新定義「哪間餐廳值得尊重」。

傳統美食指南(如米其林)多以匿名食客評價體驗為主,但藍旗中餐指南則反其道而行,不是看餐廳,而是看人。

藍旗中餐指南只承認一項標準:

這家餐廳,有沒有一位「藍旗手廚師」?

如果有,這家餐廳就有資格成為「藍旗餐廳」(Blue Banner Restaurant)。



二、為什麼我們需要一份這樣的指南?

長期以來,中餐缺乏一套全球信任的評價體系。西方指南雖權威,卻往往難以理解中餐背後的文化邏輯與技藝價值。許多真正優秀的廚師與餐廳,因為地點、裝潢、語言、媒體操作不夠而從未入榜。

我們看見問題:

  • 中餐的價值應該由誰來定義?

  • 廚師的實力如何讓顧客看見?

  • 餐廳的榮譽是否該取決於核心廚師團隊?

藍旗中餐指南的誕生,就是為了回答這三個問題。



三、藍旗中餐指南怎麼運作?

藍旗體系完全圍繞「藍旗手廚師」這一職業身份展開。

🏁 三大榮譽等級:

等級名稱

英文稱號

評定標準

藍旗餐廳

Blue Banner Restaurant

至少有一位現任藍旗手廚師,並懸掛藍旗

雙藍旗餐廳

Double Blue Banner Restaurant

至少有兩位藍旗手廚師領銜

三藍旗餐廳

Triple Blue Banner Restaurant

三位或以上藍旗手主理,並體現旗手文化精神

📘 完整透明的認證流程:

  • 餐廳提交申請 → 藍旗手身份確認 → 實地審核與文化展示確認 → 入選藍旗榜

  • 每年重新審查,若旗手離職,餐廳需報備並重新評估

這是一套動態更新的系統,確保真正的餐廳榮譽來自於「當下的實力與精神」而非過去的光環。



四、它與米其林有何不同?

對比面向

藍旗中餐指南(Blue Banner Directory)

米其林指南

評鑑核心

廚師(藍旗手)

餐廳(用餐體驗)

榮譽歸屬

給人:旗手個人

給店:餐廳品牌

資格標準

需有官方旗手認證、文化實踐展示

根據體驗評分,不公開具體標準

社會意義

提升廚師身份、建立人才信用體系

提升餐廳商業價值

文化導向

中餐價值觀主導

法餐/西式標準主導

簡言之,藍旗指南不是替代米其林,而是為中餐創造一個自己的舞台



五、藍旗體系的三大品牌模組

藍旗中餐指南不只是一本榜單,而是一整套可延伸的榮譽語系體系:

🔹 藍旗認證(Blue Banner Certification)

針對廚師個人(藍旗手)與餐廳的職業與文化資格認證

🔹 藍旗榜(Blue Banner List)

年度公佈的全球藍旗餐廳名單,分城市、分區域、按等級分類

🔹 藍旗推薦(Blue Banner Selection)

由旗手親自推薦的菜品、餐廳、合作品牌,強化個人與文化導向的品味指標

未來還將拓展如:「藍旗學院」「藍旗計畫」「藍旗夜」「藍旗市集」「藍旗拍檔」等品牌模組,形成完整品牌生態。



六、藍旗指南是一個平台,更是一場文化運動

藍旗中餐指南同時對應四大角色的需求:

🔸 對旗手:

  • 成為文化代表、履歷公開、媒體關注、合作邀請

🔸 對顧客:

  • 提供值得信賴的中餐選擇依據(不是看裝潢,而是看誰在做)

🔸 對餐廳:

  • 招募藍旗手即成為榮譽餐廳,提升品牌價值與顧客信任

🔸 對政府與媒體:

  • 可作為中餐文化輸出與產業政策指標,建立中餐人才話語權

這不只是產業升級,更是一場文化自信的重建。



七、結語:中餐需要一面旗——現在,我們立起來了

藍旗,是職人精神的旗幟;

藍旗手,是技藝與文化的代表;

藍旗餐廳,是新時代中餐的榜樣。

當顧客開始問:

這家餐廳有沒有藍旗?

當主廚開始被稱為:

藍旗手廚師

當年輕人說:

我想成為那樣的旗手

這,就是我們正在實現的未來。



📣 加入藍旗手,成就一家藍旗餐廳,登上藍旗中餐指南——讓世界,看到中餐的旗幟。

👉 官方網站:www.lacci.org/bluebanner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