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logos (1) copy 2_edited.png

《在海外,中餐是餐飲業最低門檻還是最高考驗?》

  • 作家相片: 中餐人™文化
    中餐人™文化
  • 5月11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已更新:5月13日

文|中餐人編輯部


在北美的商業區或社區巷口,只要走幾步路,就幾乎能看見一家中餐館。從中式快餐、外賣窗口,到老字號的粵菜館、川菜館與港式茶餐廳,中餐彷彿是華人移民創業的「預設選項」。不少初到海外的華人,第一份工作是廚房學徒、外場服務生,甚至「洗碗工」。中餐,看起來好像很容易開始。


但真的是這樣嗎?




 


中餐,是餐飲業裡門檻最低的選擇,還是實際上最困難、最複雜、最難被真正理解的挑戰?

本文將從歷史、經濟、技術、文化與身份五個維度,深入剖析這道看似簡單的選擇背後,蘊藏著多少難以翻越的現實與精神門檻。


一、歷史門檻:移民路上的「唯一選擇」

中餐業之所以看起來門檻低,部分來自它在移民歷史中的「先佔地位」。

在19世紀中葉美國淘金潮期間,華工大量來到加州修鐵路、挖金礦,隨著排華法案(Chinese Exclusion Act)上路,華人被迫退出主流產業,只能聚居在唐人街、做「白人不願意做的事」:洗衣、開雜貨鋪、開餐館。

於是,中餐館成為一個可容身、能謀生、又能對外服務的生存空間。

直到今天,這種歷史慣性仍深深影響著新一代移民——許多人走進餐飲業,並不是因為他們「選擇了中餐」,而是因為「除了中餐,他們沒有其他選項」。


二、經濟門檻:「最低成本創業」的神話與真相

許多創業指導書都會提到:開一家中餐館的成本相對較低,食材易得、技術可傳、租金可控、收現快速。這讓「做中餐」看起來像一種低風險、低門檻的創業。

但這個認知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:利潤率極低、競爭極高、回報期極長。

  • 平均一份中餐外賣售價低於 $12 美元(低於日式或義式平均)

  • 餐館營業時數超過 12 小時/天,週休一日甚至無休

  • 菜色種類極多,供應鏈管理複雜

這意味著:表面上進得去,但能不能熬得下去,是另一回事。

此外,中餐業長年面臨「被低估的專業性」,往往被當作勞力密集、技術門檻低的產業。實際上,中餐廚藝極度仰賴經驗與技術積累,且無法標準化。這對品牌擴張與規模經營帶來極大挑戰。


三、技術門檻:中餐不是烹飪,是一門語言

當一位中餐廚師在火爐前快炒時,那不是在做「一道菜」,而是在進行一場多重的同步演算:

  • 火候、翻鍋節奏、油溫、鍋氣與醬料比例的精準控制

  • 快速決策(顧客催單、配菜變動)

  • 廚房協作的默契溝通(無語言、憑聲音、手勢、節奏)

這種高度非標準化的技術,與快餐業的 SOP 完全不同。

你可以輕易複製一套拉麵機器、漢堡流程,卻無法讓一位沒有中國廚房經驗的廚師「照菜譜做出乾炒牛河」——因為牛肉嫩度、河粉濕度、火力時間,全部依賴感官與經驗判斷。

這不只是烹飪,這是一種以「身體記憶」為語法的語言。

而這種語言,在現代化標準經營體系中,幾乎無法翻譯。


四、文化門檻:被誤解的味道,被簡化的歷史

許多華人中餐館老闆說過:「西人只知道炒飯、左宗棠雞、甜酸雞。」

中餐在海外的普及,是伴隨著長期被異化的過程——它從一種文化深度極高的飲食哲學,被簡化為速食商品,甚至是一種異域風情的「消費物件」。

  • 客人抱怨「味道太油」、「不是正宗」時,其實不知他吃的是四川、湖南還是廣東菜

  • 大眾對中餐的期待是「便宜又快」,而非「值得欣賞與理解」

  • 很多中餐館為迎合口味,被迫妥協文化原貌(如去掉豬內臟、辣度、香料)

這些文化門檻,不只是溝通問題,更是「中餐人的心理疲勞」。

他們常年在語言、文化與市場之間來回調整,直到有一天連自己也不再問:「我做的是哪一種中餐?」


五、身份門檻:從「做菜的人」到「做決定的人」

最被忽略的,是中餐人作為「人的處境」。

中餐業對華人移民而言,不只是工作,更是一種身份的重塑過程。一位原本在國內是老師、工程師、設計師的人,來到北美卻只能靠後廚維生。他做的不只是菜,而是整個家庭的經濟支柱。

而他面對的不只是市場,而是:「我是否願意用一輩子,背著一個不被看見的職業,撐起一個家?」

許多中餐人說過:「我不是在賺錢,我是在還命運的債。」

這樣的精神負重,外人很難真正理解。


 


中餐,看起來門檻最低,其實考驗最高

所以我們再問一次:中餐是餐飲業的最低門檻?還是最高考驗?

如果「進得去」叫門檻,那它確實不高。 但如果「留下來」、「做好」、「傳下去」才是標準, 那中餐,絕對是餐飲業中最難、最複雜、最考驗人的那條路。

它不是一種產品,而是一門文化; 它不只是一項工作,而是一場身分、情感、語言與歷史的交叉考驗。

而這些考驗,正在無數中餐人身上默默發生——我們只是,決定記錄下來。


 


《中餐人™》

讓不是中餐人的人,想成為中餐人。 讓中餐人,想成為更好的中餐人。


bottom of page